臨床應用地位:肺動脈、支氣管袖狀切除術,又稱雙袖狀切除術,代表了肺外科難度最高的手術,是評價肺癌外科為臨床重點學科的標志性技術之一,需麻醉科、手術室、心胸外科甚至體外循環等多學科團隊的密切配合。胸外科實施高難手術的水平,其中最關鍵的技術就是雙袖狀切除術。
學術影響:僅在國內較大的醫學中心有少量例數報道,而近年的文獻均以病例報道為主。
技術難度:難度主要在支氣管及動脈吻合時,需麻醉科密切配合,采用雙腔氣管插管,支氣管吻合時避免血液倒流至對側肺,需反復多次吸痰,氣管膜部吻合尤為重要,吻合結束,麻醉師鼓肺,檢查殘端。清掃淋巴結后充分游離肺動脈,在動脈吻合時,動脈干近端及遠端上阻斷帶,務必不能滑脫,阻斷時動間不超過45分鐘,切除長度不超過3cm,以保證吻合口張力不宜過大,避免成角及狹窄,動脈吻合前需排氣,防止栓塞。
技術風險:該技術難度水平及風險均很高,有致命性大出血、支氣管胸膜瘺、手術失敗被迫行全肺切除可能。
技術成熟度:該技術我院已成熟掌握,且對大血管阻斷及吻合的技巧有一定的創新性,目前已完成幾十例例,圍手術期未見嚴重并發癥,術后生活質量良好。
實用性與應用范圍:與肺切除相比,費用方面無明顯差異,但預后及術后生活質量明顯占優,尤其適用于局部晚期中央型肺癌。
綜合效應:在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的背景下,肺小結節手術量增長比較快,但大肺癌,中央型肺癌,尤其是侵犯肺動脈、葉支氣管、氣管甚至隆突的肺癌,考驗一家醫院胸外科的臨床處理能力,對于肺功能差不能耐受全肺切除的這部分中央型肺癌病人,運用雙袖狀切除的方法,獲得比全肺切除更好的生活質量和遠期生存率,在最大限度切除肺癌的同時又最大限度的保留肺功能。